天王殿

彌勒菩薩——名叫“阿逸多”,南天竺人,彌勒是他的姓,有慈悲的意思,意為無能勝。佛經上說,再過800余萬年以后,世界輪回,彌勒菩薩由兜率天下生到此世界成佛。我們習慣稱彌勒佛,照《佛經》上所說的時間推算,目前彌勒還沒有成佛,仍然是菩薩的果位,實際上彌勒佛是未來佛。
現在中國寺院中奉安的彌勒像,是以我國五代時期浙江奉化的苦行僧布袋和尚作為彌勒的化身形象塑造的。布袋和尚身軀肥滿,常背著一個大布袋在街市上行乞,乞得之物一律投入袋中,所以人稱之為布袋和尚。布袋和尚面相喜悅,笑口常開,在行乞之中相機教化民眾,深得人們的喜愛和信仰,認為他就是彌勒的現世化身。中國寺院中在第一重殿內奉安他的形象,作為接引菩薩,意在告訴人們:禮佛、信佛、修佛是神圣的,也是快樂的事情。“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這幅對聯是對彌勒菩薩最真實的寫照。
????四大天王屬于佛教二十諸天護法神,即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四天王各具神力,各持不同法器,各鎮護一方天下。佛教傳入中國后,四大天王也同樣不可避免的中國化了,他們的盔甲,法器出現變化,并賦予了“風調雨順”之職,成為中國百姓祈望五谷豐登、天下太平的精神寄托。

東方持國天王——他能護持國土,所持琵琶代表責任、秩序、和諧。主調。

? 南方增長天王——他能使人善根增長,所持寶劍代表勇猛、開拓、精進。主風。

? 西方廣目天王——他能凈天眼觀察保護人民,所持龍代表機敏、觀察。主順。

?北方多聞天王——他能以大福德保護人民并了解四方事,為四天王中神力最大。所持寶傘代表和平、清凈、辟除煩惱。主雨。

 

?
韋馱菩薩

韋 馱:在天王殿背后供奉的是韋陀菩薩,又稱韋馱護法,是佛教二十諸天護法神之一,以神勇著稱。傳說他曾看守保護釋迦牟尼佛祖的舍利,現在每天面對大雄寶殿里釋迦牟尼佛的法像,在這里守護佛祖的法身。
中國寺院中韋馱的造像,是完全中國化的青年武士形象:金盔金甲,手持金剛降魔杵,全副戎裝巋然而立。其執金剛杵姿勢有兩種:一是雙手合十,金剛杵橫于腕上,表示接納,這中姿勢表示本寺為十方常住寺,可以接納游方僧人掛單(吃住、學習)住寺。另一種是一手把金剛杵拄地,一手叉腰,表示拒絕。這種姿勢表示本寺為子孫寺院,不接納外來僧人掛單(吃住、學習)。所以,在中國佛寺中,韋馱不僅擔當守護佛法的重任,還是寺院模式的標志。
紅螺寺為十方常住寺,是我國北方佛教發祥地和佛教叢林。韋馱雙手合十,接待了不計其數國內各地甚至日本、朝鮮遠來參學的僧人。這里高僧頻出、佛法超凡,中國凈土宗的第十二代際醒祖師和第十三代印光祖師均與紅螺寺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