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佛常識


禮佛:禮即禮拜。拜,是對佛、菩薩、尊者、長者、佛塔表達敬意的行為。佛教禮法有九種,其中以“五體投地”為最敬重、最恭敬的禮法,是表達最高敬意之禮。行“五體投地”禮,先正衣冠戒雜念,至佛前并雙足正身而立,合掌垂首一心歸敬。跪時,先右膝后左膝,雙肘依序著地,再伸雙掌,掌心向上,觀想如觸佛足,并以頭觸地一拜。拜時須專注誠敬,不能心懷驕傲雜念。拜后復依序起,正身而立,合掌垂首,稱頌歸敬。禮閉,緩步退下。
供佛:供,即供養,供施,供給。自古至今凈水、涂香、鮮花、飲食、燈火、燒香為最通常的六種供物。水表布施,涂香表持戒,香花表忍辱,飲食表禪定,燈火表智慧,燒香表精進。《大智度論》說:“凡誠心歡喜供養佛者,必得安樂、大福德。”
燒香:佛教認為,在佛前供香、燒香時,一縷青煙香氣裊裊直上,能把人的信心通達于佛,從而達成人與佛的契合溝通。佛教用香按制作原料分為檀香、沉香、丁子香,郁金香和龍腦香五種。都是由富有香氣的天然樹脂、花汁、木片制成,供這樣的香時,您的信愿伴隨清幽芳香與佛契合,才能贏得佛的喜悅和祝福。
供佛燒香一般以一支或三支為宜。有的人以為燒香越多越好,其實這種想法與做法是不恰當的。在佛教有善香、惡香之別。心愿端正香煙清凈能滋養人五官,福業者,為善香;心存雜念香煙過濃能損害人五官,導致罪業者,為惡香。一次燒香過多,煙氣過大,上熏佛像,對佛不恭,下嗆人眼鼻,自救尚且不及,何談與佛相悅!請香時要注意香的品質,燒香時掌握正確方法,才能達到供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