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紅螺感悟
初秋的清晨,天氣涼爽怡人,與友人結伴向紅螺寺進發,許是與佛祖有緣,許是這里的景色過于曼妙,心里一直對這座千年古剎有著無法割舍的牽掛。 |
![]() 穿過竹林,眼前豁然開朗,不遠處一池碧水映入眼簾,池內一抹鮮艷的紅色跳躍而生動,原來是兩只巨大的紅螺造象。傳說玉帝的兩個女兒因留戀這里的美景而隱居在寺廟內,白天幻化成人形與僧人一起頌經念佛,夜晚便變成兩只碩大的紅螺發出萬丈紅光保佑附近百姓。人們為了紀念她們,便為這座寺廟起了一個生動的名字——紅螺寺。 |
? ??佛家有云“萬物皆有佛性”在紅螺寺內,無論是千年古銀杏還是紫藤寄松,都以其獨特的方式詮釋著自然法則,見證著朝代的更替,世事的變遷…… |
![]() 遠處悠揚的鐘聲打斷了我的思緒,覓著鐘聲,拾階而上,進入寺廟區。中國古代建筑受帝王等級制度的影響,最講究對稱統一,皇權至上,對建筑規格要求很嚴,四周建筑必須擁護中軸建筑。紅螺寺的建筑格局正是嚴格遵循這一原則,中間高大、四周矮小、東西對稱、規格等級明顯。以大雄寶殿為中心,前有天王殿,后有三圣殿,兩廂的配殿和配房都擁向中軸建筑。千年古剎不僅建筑格局嚴謹,也許是因長年與佛相對,聽禪沐經久了,就連寺里的植物也被賦予了神奇的靈性。大雄寶殿前的兩棵千年銀杏樹是紅螺三絕景之一,雖歷經千年,但依然生機盎然。最絕的要數位于大殿西側的雄性銀杏了,據說自栽了這株銀杏以來,每改換一個朝代它便會長出一棵新的枝干,演繹了一場預知朝代更替的亙古傳奇,也許是千年與佛相對,沐浴佛法,便有了感知事世變遷的悟性吧。 |
? ? ?紅螺山雖然稱不上高大雄偉,但也足以滿足登山的需求,獨特的登山環線縱橫交錯于山嶺間,登上紅螺山,遠眺,群山如黛, 山水如畫,近看,古寺掩映,松海碧波…… |
![]() 秋高氣爽的日子最宜登山,紅螺山上有多條登山道路可供選擇,最喜林間漫步,于是選了一條穿越松林的路線。山上松林遍布,茫茫綠海青翠欲滴。據說凈土宗的第十二代祖師際醒大師來紅螺寺以后,深愛松林環境之肅雅,修剪培植,傾心保護,此后連年添栽補種,不計其數,形成了現在的千畝古松林。沿登山步道登上觀景亭,極目遠眺,只見古寺就隱藏在一片碧波中,顯得莊嚴肅穆,雖未到深秋,但漫山遍野的楓樹、黃櫨、火矩樹早已不甘寂寞,悄悄的開始泛黃露紅,一個月后勢必引爆一場觀葉熱潮。 作者:阿布 |